學院簡介
bevictor伟德官网始建于1970年11月,原名為bevictor伟德官网無線電電子學系,1998年更名為bevictor伟德官网。經過五十餘年的建設與發展,現為bevictor伟德官网最大的工科學院。
學院設有四系一中心:通信與電子信息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自動化系、智能醫學工程系和實驗中心。現有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集成電路工程3個專業方向的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五個本科專業;2021年智能醫學工程被教育部批準為2020年度新增備案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在籍學生2001名,其中本科生1655名,研究生346名。現有教職員工106人(專任教師94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57人,在讀博士8人,具有高級職稱63人,碩士生導師36人,博士生導師5人。截止目前為止我院教師1人獲青年長江學者稱号;2人獲得第十四屆河北省青年科技獎;1人獲得河北省青年五四獎章;2人獲河北省傑出青年;1人獲得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稱号;2人獲得河北省特殊津貼專家;1人獲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層次、1人獲二層次;1人榮獲寶鋼教育獎;2人獲批河北省教學名師;2人獲河北省百人計劃創新才項目;雙聘姚建铨院士為我院學科帶頭人。
學院以服務京津冀及雄安新區經濟發展為辦學定位,以5G、互聯網、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電路和智慧健康為特色,以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引領,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教育(OBE)”、“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融通”、“校企業同育人”等為理念,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2013年自動化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4年通信工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2015年在已有的省級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省級電氣信息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基礎上,以支撐多專業行業背景的“光伏技術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中心。2016年厚德創客空間獲批國家級衆創空間,《構建具有地方綜合性大學特色的電子類專業人才“認證+融通+協同”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獲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7年通信工程、自動化兩個專業雙雙通過工程教育認證,标志着兩個專業的質量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陣”。2018年與大唐移動共建河北省高等學校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2019年通信工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20年獲批國家級新工科項目1項,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門。2020年自動化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建有多個科研平台,科學研究水平不斷提升。學院現有三個省級科研平台:河北省數字醫療工程重點實驗室、河北省機器視覺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第一批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016年至今,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獲批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12項,其中2人獲得河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批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3項。共承擔35項橫向課題,經費達717.95萬元。共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106篇被三大檢索(SCI,EI,CPCIS)收錄。獲授權發明專利31項。獲批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北省青年科技獎2項。2020年,我院立項國家級課題4項、軍委科技委創新專項1項、省部級課題5項、廳級課題4項等共計14項指令性科研課題,批準經費446萬元。我院教師在國内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被SCI、EI、CPCIS檢索300餘篇,出版教材、學術專著40餘部。劉秀玲教授團隊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資助經費258萬元,該項目填補了學校國家基金該類項目立項空白。我院為河北同光晶體公司研發了SiC生長高溫爐自動化控制系統,已經交付使用,填補了行業的空白。
學院重視科學研究成果服務經濟建設,尤其是在“高速數據通信”、“數字醫療”方面應用成果豐碩。“CCSDS協議研究”、“萬兆網協議轉換單元研究”、“數據接入單元”等項目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54所等單位簽訂研發協議,研發成果極大地提高了通信效率,已用于我軍電子情報搜集艦;完成衛星通信協議與計算機網絡通信協議的高速雙向轉換,具有多種衛星通信協議轉換能力。智慧醫療學科團隊緻力于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應用到數字醫學領域,研究和開發具有産業化前景的集用戶管理、雲存儲、智能分析等服務于一體疾病監測、診斷新技術和醫療輔助系統。該團隊開發了綜合健康管理平台,集檢前預約、智能導診、體檢流程管理、智能分析等功能于一體體檢系統。該系統已經在北京團結湖社區、bevictor伟德官网體檢中心、保定中醫院和雄安新區等多家醫院成功應用,服務100多萬人次。該團隊被河北省政府授予“最受關注的科技創新團隊”。
以學生為本,注重素質教育。近五年,我院學生在各類學生科技競賽中累計獲國家級獎勵25項,省級獎勵80餘項;創新創業項目獲國家級立項11項、省級13項,其中獲國家級創新項目結項優秀獎1項;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EI檢索論文30餘篇;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獲專利6項。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7%以上,2019年本科生就業率達100%。
加大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學院知名度。近五年來派遣10餘名專業教師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進行學術交流、學位攻讀和國際科研項目合作。 邀請美國範德堡大學、加拿大西部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Openwords公司、法國巴黎第六大學等30餘人次專家學者來校(院)開展學術交流活動。2020年,與法國波爾多大學ESTIA工程師學院簽署合作協議,以3+1+2模式聯合培養工程師人才,同年開設第一期法語班;與馬來西亞彭亨大學開展師生互上課程等交流活動,啟用首次“自動化專業留學生班”線上授課。
學院堅持“服務經濟社會、服務學科建設、服務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堅持以學科建設為主導,促進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階,進一步做好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建立适合社會需求的國際化工程師培養模式,打造結構合理、具備領軍人物的強有力師資隊伍,加強國内外交流與合作,努力提升社會服務水平,擴大社會服務影響面,樹立争優意識和特色意識,立足bevictor伟德官网“部省合建”新平台,抓住京津冀一體化和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契機,将學院建設為特色鮮明的一流工科學院。
專業介紹
通信工程專業
專業代碼:080703
專業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
通信工程專業面向全國,針對京津冀通信、信息與電子技術及其相關領域,聚焦物聯網、智慧通信、人工智能和智能信息處理,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自然科學知識和較高文化素養、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能夠适應智慧經濟時代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國際視野、團隊合作精神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觀,具有堅實的通信、信息與電子技術理論基礎,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工程意識和工程素質,能在物聯網、智慧通信、人工智能和智能信息處理等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系統研發與設備制造、教學或管理工作的多元化複合型人才。
專業特色:
通信工程專業前身為始建于1970年的無線電電子學專業,1997年更名為通信工程專業。現有通信工程本科專業,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二級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學位點是河北省第一個通信碩士點,批準時間1998年)和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方向的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點授權點。通信工程專業于2009年被河北省教育廳批準為省級優勢特色專業,于2014年和2018年兩次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達到《華盛頓協議》各成員國間學位互認标準,并于2019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把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作為核心任務,堅持立德樹人,着力突出專業的特色,針對新經濟的發展及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對通信與電子及其相關産業的發展需求,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保障人才培養質量,以綜合性大學優勢塑造學生綜合素質,以協同育人模式打造人才創新實踐能力,實現學科之間知識交叉和相互促進、工程思維與人文精神交融碰撞,落實以學生為中心、以産出為導向、持續改進的三大教育理念,培養具備創新實踐意識、團隊合作精神、組織管理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能持續适應不斷變化的自然和社會環境需求、具有解決通信、信息和電子技術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的創新型、複合型技術人才。
師資隊伍:
本系現有專任教師3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高級工程師2人,博士14人,在讀博士3人。目前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2人。研究領域覆蓋計算機視覺與多維信号處理、高速數據通信、網絡通信、無線通信、大數據及智能信息處理、信号檢測與信息安全等學術領域。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治學嚴謹,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較高的基礎理論水平、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在國際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EI檢索100餘篇。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十餘項,與其他科研單位或企事業單位的合作項目多項,省部級科研獎勵4項。
畢業前景:
通信工程專業培養内容涵蓋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構成了信息獲取、信息處理和信息傳輸的整個過程。本專業考研率高,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就業去向主要包含電子産品的系統設計與開發、信息的智能處理、信息的高效傳輸。具體的崗位主要為:電子産品硬件開發/測試工程師、電子系統架構設計師、嵌入式系統硬件/軟件設計工程師(Linux/單片機/FPGA/DSP等)、人工智能研發工程師、深度學習算法工程師、自然語言/數字圖像處理工程師、物聯網技術工程師、有線通信網/移動無線通信網技術工程師、無線/射頻通信工程師、互聯網軟件開發工程師等。就業單位如華為、中興、大唐等通信設備研發企業和科研院所,移動、電信、聯通和廣電四大通信運營商,百度、騰訊、阿裡等互聯網企業以及其他電子信息産品研發與生産企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專業代碼:080601
專業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
培養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基礎、外語綜合能力和堅實的電氣理論基礎知識,能夠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從事電氣工程、電力系統自動化和電氣智能化等領域的設計、施工、技術管理、科研開發等高素質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學習電路理論、電磁場理論、電力系統分析、自動控制理論、電機原理、電力電子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
專業特色:
本專業與電氣設備制造企業、科研院所開展了廣泛的合作辦學,并聘請企業高級工程師為學生做實踐課程指導,不斷深化産教融合。組織學生參加電子設計、挑戰杯、互聯網+、創新創業、智能車等競賽,獲得衆多獎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擁有電機原理、繼電保護、計算機控制、過程控制、風光互補發電、電力電子等專業實驗室,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心,“bevictor伟德官网—羅克韋爾自動化”實習基地。依托國家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河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河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省電子信息教育創新高地、國家級衆創空間等平台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
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9人。專任教師中有河北省教學名師1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霍英東青年高校教師獎1人,河北省教指委委員1人,聘請10餘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校外導師。專業教師本着科學的教學理念,堅持學理論與實踐性并重的原則,帶領學生在專業領域中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
畢業前景: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保研院校質量優秀,包含中國科學院、華北電力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知名院校;本專業就業質量和就業率高,學生畢業後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電力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力系統、電氣自動化等方面的研究、設計、生産和管理等崗位。
自動化專業
專業代碼:080801
專業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紮實的數學、自然科學理論、自動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自動化、智能制造、及其相關單位從事研究、設計、生産、維護、管理等工作的自動化學科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專業特色:
bevictor伟德官网自動化專業始建于1992年,2000年和2005年分獲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09年獲控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10年獲批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8年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達到《華盛頓協議》各成員國間學位互認标準,标志着bevictor伟德官网自動化專業進入工程教育“全球第一方陣”,2020年自動化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積極開展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模式探索,實施創新教育,每年組建“自動化卓越工程師班”實施小班授課,2018年“自動化卓越工程師計劃項目”通過教育部驗收。為全面開展我系同國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在校學生的國際化經曆,與法國波爾多大學ESTIA工學院簽署聯合培養協議,從2020年開始遴選組建“中法3+1+2聯合培養班”。
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3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4人,在讀博士4人。專任教師中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河北省教學名師2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霍英東青年高校教師獎1人,河北省教指委委員1人,聘請10餘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校外導師。
畢業前景:
本專業考研率高,畢業生前景廣闊。據統計,就業去向主要有自動化設備企業、嵌入式軟件開發(Linux/單片機/ARM/FPGA/DSP…)、程序員、系統集成工程師、互聯網軟件開發工程師、系統工程師、大學及科研院所等。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專業代碼:080702
專業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良好工程素質,掌握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科研素養、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專業表達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适應持續的職業發展,能夠在芯片設計、電路與系統和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等領域勝任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和管理工作的工程人才。
專業特色:
bevictor伟德官网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始建于1970年,設有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和電子信息(集成電路工程專業方向)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目前擁有國家級光伏技術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河北省類腦神經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河北省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河北省電子信息教育創新高地和河北省電氣信息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集成電路工藝實驗室、集成電路設計實驗室、“bevictor伟德官网—芯願景”集成電路反向分析實習基地、“bevictor伟德官网—芯動能”集成電路實習基地等教學平台。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于2020年被評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不斷優化教學體系和管理模式,全面實施“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國際工程教育理念,積極開展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模式探索,實施創新教育。本科生多次獲全國大學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互聯網+大賽省級一等獎、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等;本科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0餘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
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職教師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講師3人,博士15人,在讀博士1人。擁有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1名,省級人才計劃入選者3名,省青年五四獎章1人、獲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省優秀教師獲得者1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類腦器件與系統、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等領域。近年來,承擔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三十餘項,科研經費達1000餘萬元。基于憶阻器的類腦芯片研究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Nature Comm.、Advanced Materials等權威期刊上發表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其中ESI高被引論文4篇。
畢業前景:
學生就業去向主要涉及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高新技術科技産業公司、電子信息類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學生畢業後可報考與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與系統、微電子技術和集成電路等領域相關的研究生。
智能醫學工程專業
專業代碼:101011T
專業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
智能醫學工程是醫、理、工高度交叉的學科,面向“健康中國2030”的國家重大需求,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人文關懷意識的複合型卓越人才。具備紮實的醫學基礎知識,系統的計算機軟硬件、智能醫學、電子信息工程相關知識,能在醫學相關研究院所、高校、人工智能以及智能醫療相關的企、事業單位中從事智能醫學儀器研發、智能醫學系統搭建、智能醫學數據挖掘等科研或管理、服務、教育等工作,或在醫學、生物學領域從事精準醫療、智能手術、智能康複、智能檢驗、智能醫學影像處理、遠程醫療等相關工作。
專業特色:
跨入21世紀以來,随着生命科學的迅猛發展以及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輪信息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和完善,新興科技與醫療相關行業結合日趨緊密,深刻的改變着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理念和模式,不斷推動醫學學科的進步與發展,現代醫學模式正逐步由基本的“生物醫學”階段向更高層次的“智能醫學”階段過渡。“智能醫學”凝聚了信息化技術與基礎醫學的新成果,正在成為創新驅動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先導力量,呈現出美好的前景和無限的潛力。
智能醫學是指以現代自然科學理論為基礎,應用先進的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結合生物學及其他自然科學方法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是新興醫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可通過智能化的方式解決醫學問題,将與醫療衛生服務相關的人員、信息、設備、資源連接起來并深入探究其系統規律,以保證人們獲得更佳的預防、診斷、治療與康複方面的醫療服務。智能醫學以患者為中心,以信息為紐帶,重點關注智慧醫院、區域醫療中心、家庭自助健康監護三級健康服務網絡中的醫學現象、醫學問題和醫療模式,十分契合我國目前醫療資源尚短缺、地區發展極不均衡、老齡化日趨嚴重的現狀,随着醫療機器人、醫學健康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智能醫學必将向更深的層次發展。而驅動其向縱深發展的動力,是由各級醫學應用層面所産生的海量醫學數據。對這些數據的挖掘和智能化應用,才能實現智慧醫療的終極目标,即部分甚至完全取代人力,完成疾病的智能診斷和精準治療,形成人機協作互補的新型醫療體系。按照這一思路,“智能醫學”涵蓋了生物醫學信息的智能化獲取、分析和應用等諸多方面,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
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7人(醫學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5人,專任實驗師5人。專任教師中有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1人,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1人,河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河北省百名優秀創新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河北省機器學習學會副理事長1人。目前在生物醫學影像智能分析、生物醫學信号智能分析、組織工程與神經工程等方向已有若幹頗具影響力的成果。
畢業前景:
本專業就業面廣,近五年平均就業率99%,主要去向為研究機構,醫院影像、醫療設備、臨床工程、信息中心等相關科室,醫療器械相關企業、事業單位,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等。畢業生工作去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1、國内雙一流大學繼續研究深造;2、醫療器械企業,到醫療儀器企業做研發、銷售、維修;3、智能醫學工程專業所學知識面廣,包括很多電子計算機方面的課程,一部分畢業生進入此類企業工作;4、報考相關方向的公務員。